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社保查询个人账户 > 武汉社保个人查询 > 社保动态 >

武汉民办养老院一年倒闭数十家

  

  据了解,武汉的民办养老院一年倒闭数十家。

  养老产业能否良性发展,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重大难题

  今年5月1日,民政部提出“2015年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的发展目标,为全国的养老服务市场注入了一支兴奋剂。

  然而,记者深入调查江城养老市场后发现,相比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日子更为窘迫,正遭遇“史上最冷寒冬”。仅去年一年,江城就有数十家民办养老院因为招不到护工或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而倒闭。

  业内人士忧虑地表示,如果江城养老机构的生存环境和现状得不到改观,未来5到7年内,民营养老机构将会面临巨大的生存考验。

  【现状调查】

  去年一年总数增量仅5家

  入住率低导致吃不饱

  人口老龄化,一度给武汉的民办养老机构带来过巨大商机。“武汉民办养老院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在2010年。”武汉市民政局福利与慈善促进处工作人员介绍,到2011年底时,该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总计334家,其中民办的有131家。

  但这个涨势喜人的数据在随后的一年里,突然失去了生机。2012年这一年里,武汉的民办养老机构数量仅比上一年增长了5家。“那一年,武汉实际新增的应该有数十家,但冲抵掉关闭的,总增量只有5家。”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武汉市的民办养老院,都在负债和微利中苦熬,就连有财政补贴支持的公办养老院,90%都难以实现盈亏平衡。

  对于盈利难的问题,东湖附近一家民办养老院的院长老严算了一笔账:他开办的养老院面积7000多平米,先期投入资金近300万元进行改造,运营三年多,现在有50名老人入住,每人收费1500元/月,每月进账7.5万元,扣除房租1.6万元,护工工资2.5万元,伙食花费3万元,仅余4000元钱。“还没有算上水电、煤气费,还有每周组织老年人进行活动的费用,每个月能不亏本就谢天谢地了。”

  老严表示,民办养老院的经营之所以窘迫,最大的问题就是入住率太低。他的养老院,入住率只有20%。武昌另一家民办养老院的院长老李也算了笔账。他告诉记者,一般说来,养老院入住率要达到50%,才能勉强维持良性运转,赚点微利。

  民办养老院惨淡的经营,带来的结果是,不仅自身无力发展扩张,又阻碍了新资本的进入。省民政厅福利与慈善促进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每天能接到四五个咨询民办养老机构投资可行性的电话,但问的多,真正想进入的少。虽然武汉市目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但因为诸多原因,作为未来养老生力军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尚无民间资本进入。

  因场地问题一年关闭19家

  护工稀缺引发难立足

  自4月接到拆迁通知,汉口天门墩养老公寓的老板张秀秀已经几个星期没睡过安稳觉了。

  为了办养老院,张秀秀与二姐先后把房子卖了,又借了些钱,才凑齐20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当时按照十年不过时的标准进行装修规划,与房主签了至少十年的合同,现在说拆就要拆了。”张秀秀欲哭无泪。

  现在,张秀秀每天要打一百多个电话,主要任务就是找房子。但合适的房子并不好找,张秀秀理想的房子一要面积大,二要带院子,而且最好位于市中心,因为地段偏远的养老院入住率都不高。

  记者看到,天门墩养老公寓附近的居民楼,大部分已经搬空,养老院里还有不少老人。张秀秀表示,养老院高峰期时曾住过128位老人,几乎客满。而现在听说要拆,老人的家属开始陆续把老人往外迁。一面老人不断减少,一面开销依旧很大,再者还没找到合适的新家,张秀秀坦言压力很大。

  天门墩福利院的遭遇并非个案。武汉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12年,因拆迁而关闭的民办养老院就达19家。

  除了场地,护工资源稀缺也是民办养老院面临的难题。据统计,2011年,全市养老机构达到334家时,只有277名专业护工。两年来,这一数据变化不大。因招不到护工或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而倒闭的福利院,一年有数十家,其中50张床位以下的福利院抗风险能力最差,大型福利院亦不乐观。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这两大难题得不到解决,任由现状持续下去,江城的民办养老机构在未来5到7年内,会被逼至生死边缘。

  【寻医问药】

  优秀同行支招

  可尝试提升产业附加值

  江汉区福利院是少数的略有盈利的公办福利院。宽敞的电梯,冬暖夏凉的房间,95%以上的入住率……天门墩福利院院长张秀秀毫不掩饰羡慕之情。“其实我们也一度因为资金问题难以正常运转。”江汉区福利院院长周春芳介绍,在艰难的时候,他们在成本核算,内部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更加注重信息化和流程化,使得养老服务的性价比更高,“硬实力”更强。据了解,运营状况较好的民办福利院,共同点也是“硬实力”比较强,能顶住市场浪潮的冲刷。

  对于养老机构负债或微利经营的现状,江汉区福利院书记熊乘刚认为,养老是公益事业,不能从护理老年人身上获取过多利益,但未来可以与老龄相关的医疗床、器械、服装、文化等辅助产品结合起来,提升产业附加值。

  除了机构自身要提升“硬实力”,与市场发展接轨,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红云认为,政府部门也需转变职能。她建议可以从香港养老模式中学习,“香港的养老机构主要是社会组织开办,政府的补贴额度主要建立在住养老人对养老院的满意度上。政府应从生产环节直接退出,主要任务是提供服务,给养老市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民政部门建议

  应打破民办与公办隔阂

  对于民办养老机构反映的场地租赁难、护工难招等发展问题,武汉市民政局福利与慈善促进处张处长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民办养老机构,现在已将市内的养老规划点制作成图,工作完成后将向社会公布。他建议一些新开办的养老院,可以事先到土地部门及市区规划部门进行咨询,确认土地规划用途后,再投资进入。

  张处长介绍,为了促进养老机构的发展,市民政局将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补贴,组织养老院的管理层进行培训学习,并由政府出具一部分资金,为福利院老人购买保险,防止意外纠纷的发生。对于护工缺乏、招聘难问题,他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薪酬低,造成不少专业人才不愿意从事该行业;但另一方面,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专业护工。

  张处长还说,养老虽然是公益慈善事业,但也是一个产业,为了实现良性发展,应该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即使是公办福利院,也应该引入竞争机制,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是以后养老机构的发展方向,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鼓励民办与公办养老机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相关信息